【北極熊開箱】誠意回歸之作– LIBRATONE AIR+ 3

所有形式耳機與耳機驅動器相關討論,耳機系統專區.

版主: aeolusyung, zhang230631, suzumiyaminami

【北極熊開箱】誠意回歸之作– LIBRATONE AIR+ 3

文章Yazi 發表於 週四 10月 05, 2023 5:29 pm

圖檔
(Credit: Meteor Studio 米堤插畫x設計,圖片均自行拍攝 & 後製。)

文章同步發表於小弟的部落格,歡迎大家到小弟的部落格中觀看:
Yazi Lightar 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http://yazilightar.pixnet.net/blog


首先,非常感謝台灣 LIBRATONE 代理願意外借本次的評測樣機,讓本熊再次體驗到喜愛品牌推出的新產品;再來要感謝女王大人在百忙之中協助,讓小弟有拿得上檯面的照片和大家分享;最後要感謝每一位閱讀文章的讀者,有你們的支持是本熊撰寫文章的動力,也推薦您多參考其他專業評論人員的文章,以期獲得一個更加客觀的結論。


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:

【北極熊開箱】誠意回歸之作– LIBRATONE AIR+ 3

圖檔



前言

來自丹麥的聲學品牌「LIBRATONE」名字是來源自於“liberty”和“tone”這兩個單字,組合起來成為“自由的聲音”代表著品牌的中心理念,本熊已經多次開箱 LIBRATONE 的產品,並且多次給予優異的好評價,而將近兩年的時間沒有看到 LIBRATONE 推出新產品的消息,一般來說多數品牌都會維持年度更新產品線的節奏,但也許由於母公司歌爾股份(GoerTek)在去年因生產問題失去 Apple AirPods Pro 代工一事造成的混亂有關,LIBRATONE 在 2021 年推出 AIR+ 2nd 後就無後續的消息傳出,好在今年 LIBRATONE 帶上更強大的主動降噪功能回歸,企圖在主動降噪 TWS 耳機上重新回到領先集團,對於這個 Logo 源自於安徒生童話《夜鶯》的品牌,這次的歸來是否可以如過往一樣帶來驚喜?底下就讓本熊來分享一下近期的使用心得:



產品設計和特色

▼ 本次非常高興 LIBRATONE 外借三種顏色的 AIR+ 3 來拍攝,AIR+ 3 採用非常簡潔的外包裝設計,並採用破壞性包裝,減少收到二手退或產品的機會。
圖檔

▼ 隨著各大品牌都開始注重環保議題,LIBRATONE 也使用紙材代替塑膠包裝,且所有的紙材都採用可生物降解的植物纖維製成,內部配色會對應產品顏色,看起來簡潔卻又不失精緻感。
圖檔
圖檔

▼ 配件同樣採用紙材進行固定,包裝內部含 4 副不同尺寸耳塞(XS, S, M, L,一對在耳機上)、USB充電線、說明書等,和多數同類型產品一樣沒什麼亮點。
圖檔

▼ 本次進入攝影棚的顏色有白色、綠色、和黑色,綠色事實上更接近瑩白或是月白,三者表面都經過啞光處理,呈現出一種粉嫩的光澤,充電盒外殼為金屬材質,所以不會顯露出任何廉價的塑膠感,底部則是充電用的 Type-C 接口。
圖檔
圖檔

▼ 接下來我們來觀看個顏色的 AIR+ 3 樣式,AIR+ 3 在風格上明顯延續前幾代產品,採用極簡的外型和掀蓋式設計,耳柄也同樣採用 LIBRATONE 經典的三角形設計,金屬面板隨著本機的顏色而有所不同,雖然外型和上代相當類似,但細部設計已經有明顯的不同,待會會進行詳細比較。
圖檔
圖檔

▼ AIR+ 3 的指示燈號從上一代的底部移至正面開蓋缺口處,在充電或開蓋時指示燈會用於顯示狀態和配對的裝置,而該缺口剛好是協助開蓋的凹槽,設計得非常有巧思,充電盒背面則設置了一個按鈕,用於重置、配對和切換裝置,另外充電盒有支援 qi 無線充電。
圖檔
圖檔

▼ 本次 AIR+ 3 的收音麥克風移至耳柄底部內側,拾音口使用黑色濾網保護,充電的三金屬接點同樣位於耳柄內側,耳機本體內側則帶有用於穿戴檢測的圓形紅外線感應窗,並且於上面設置 L/R 標示用於辨識;本體和耳柄連接處有一個用於調音/減壓的氣孔。
圖檔
圖檔

▼ 卸下耳套後可以發現出聲口採用橢圓形設計,並且在耳管連接處也有一個調音/減壓氣孔(照片中不明顯),出聲口使用金屬濾網包覆以防止外物侵入;耳套並未採用任何特殊橢圓形連接環,所以它牌的替換耳套應該也是可以使用。
圖檔

▼ AIR+ 2(左&上)和 AIR+ 3(右&下)的比較圖,可以發現 AIR+3 的充電盒變矮和變寬,但整體造型和風格跟前代相似,而下圖耳機本體比對圖可以發現,AIR+ 3 在本體和耳柄的連接處理上很有大不同,前代採用塑膠&金屬的分開設計,而 AIR+ 3 則採用一體化的塑膠機身+金屬面板,同時連接處向內延伸距離也增加,而本體則呈現一個往耳道內伸入的傾角設計,這使得 AIR+ 3 在配戴相容度有更好的表現,同時更接近入耳式耳機的伸入傾角也提供穩固的配戴。
圖檔
圖檔

▼ 由於充電盒品牌 Logo 使用金屬材質,使用者都會擔心容易被刮花的問題,所以 LIBRATONE 推出官方設計的專屬矽膠保護套,表現帶有特殊的凹凸紋路,Logo 處簍空增加品牌辨識度,並且具備不同顏色供選擇,保護套採用兩段分開設計,內側帶有低沾黏雙面膠協助定位。
圖檔
圖檔


看完了以上的外觀介紹,相信大家都對 LIBRATONE AIR+ 3 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,這邊本熊將 LIBRATONE AIR+ 3 的特色稍微整理一下,供大家在選購上做一個參考:

● -40dB舒適深度主動降躁,高達 30 段降噪調整。
● 11 mm 歷代最大動圈單體,振膜面積提升 4 倍。
● 專屬 Libratone App,簡潔直覺的操作介面,具備自訂操作手勢功能。
● 透過聲學 / 振動雙傳導技術,在耳甲腔麥克風採集說話時的震動,增強聲音的清晰度。
● 人體工學設計輕巧貼耳,可戴著耳機側躺,大幅增加配戴舒適度。
● 手勢操控精確提升,提升手勢操作範圍及精準度,手指、手套都能精確識別。
● 快速充電 5 分鐘可使用 1.5 小時,40分鐘立即充滿,支援 qi 無線充電。
● IP54 防水防塵。
● 具備入離耳偵測功能,耳機離耳會自動暫停播放歌曲,重新戴上後再自動繼續播放。



硬體架構探討

隨著 TWS 耳機越來越同質化,內部硬體配置已經很少成為產品的桎梏,這也使得廠商也不再將重點放在內部使用什麼藍牙 SoC 晶片,不過從 AIR+ 3 在 Android 上依舊有支援 aptX 音訊編碼的特色來看,內部應該還是使用 Qualcomm 所推出的晶片組,採用高通TrueWireless Mirroring技術連接,左右耳機可無縫快速切換;而就官方數據指出 AIR+ 3 的降噪深度達到前一代產品三倍,應該也是維持和前一代同樣的獨立降噪晶片架構,不過由於暫未能獲取內部架構詳細訊息,以上純屬猜測,期望將來有機會能夠查明。

▼ IBRATONE AIR+ 3 加入的幾項硬體上新特色。
圖檔
Credit:LIBRATONE。

目前可以確認的是使用多個世代的 5.3mm 動圈單體正式退役,這次在 AIR+ 3 中改用 11mm 大尺寸的釹磁鐵單體,振膜面積直接提升 4 倍之多,雖然前幾代的 5.3mm 動圈單體的表現也相當出色,但對於相當講求尺寸的發聲單體來說,提升振膜表面積確實能帶來更多的優勢;另外 AIR+ 3 的拾音孔也有了比較大的改變,或許是為了解決正面迎風的風噪和增強收音效果,拾音孔變成一個較大且靠內側的金屬濾網包覆開孔,通話部分同樣使用振動/聲學雙傳導麥克風增強技術,依據環境吵雜程度調整參數,以提高語音通話的清晰度。而其他如搭載紅外線傳感器用以檢測配戴的狀態,和加速度傳感器帶來的敲擊操作也同樣被保留下來,不過 AIR+ 3 沒有了配戴貼合度檢測的功能,推測用於電容感應元件應該是被刪減掉。



測試環境

本次送測的產品應該是全新品,為確保耳機處於最佳狀態,權衡評測給予的時間後,本熊將其進行大約 20 小時的 Burn-In,Burn-In 後在低頻區域穩定度似乎有上升的趨勢,不過高頻的緊繃感未消失,也許更長的時間後會得到改善,但由於評測時程關係未能如期進行;本次評測主要使用 Google Pixel 5 為主,另外以 HiBy R5、iPad Pro 和測試電腦連結穩定度的 Surface Pro 4 為輔;對比耳機以 soundcore Liberty 4 和 Libratone Air+ 2 為主,如想了解對比耳機的評價,歡迎翻閱本熊的舊文章。



配戴舒適度&操作體驗

配戴舒適度部分,AIR+ 3 將耳柄外移不少,有效拉開耳柄和外耳廓間的距離,並將嵌入耳甲的腔體稍微縮小了一些,也讓 AIR+ 3 能夠更深入耳甲腔內,對配戴穩定度有一定程度的幫助,再來得益於本身重量進一步減輕,加上整體配重妥當,且腔體外型的人體工學設計良好,AIR+ 3 在配戴穩定度和舒適度間抓出了一個良好的平衡,是少數本熊覺得不需要額外耳翼輔助,就能為在運動中非常穩固的耳機之一;不過相較於前幾代的半入耳配戴,AIR+ 3 更偏向入耳式耳機的配戴感,當然入耳的程度還是遠低於傳統的入耳式耳機。

敲擊操作一直以來都是 LIBRATONE 家的標誌之一,相較於觸控操作或實體按鍵,敲擊操作很好的在誤觸和便利度方面取得平衡,本次 AIR+ 3 提升了敲擊操作的靈敏度,然後也減少了誤判的情況,上一代產品有時會在咬冰塊(非戰之罪)時被誤判,在 AIR+ 3 上這樣的情況已經大幅減少,同時在 App 中也能夠自定義雙擊和三擊的功能,是目前本熊覺得除了力度感測器按壓操作之外最好的操作方式;另外配戴檢測和自動暫停/續播的功能依舊存在且好用。



藍牙連接穩定度

AIR+ 3 的整體連線穩定度和上一代相同,依舊維持著高水準表現,在測試過程中只碰過幾次干擾雜訊,但未曾出現嚴重干擾斷線的情況,事實上隨著眾多品牌投入藍牙SoC 的開發,目前任意一款支援藍牙 5.0 以上的產品,往往都能有相對穩定的表現,這在三、四年前是很難想像的,但就近期測試的產品來看,除非同時連接雙裝置的情況下,在正常使用下已經很少發生掉線的情況,早年很常出現的 Wi-Fi 干擾問題現也已不復見,也許 AIR+ 3 是為了保證連線穩定度而不支援雙裝置同時連線?不過少了這個實用的功能還是有些可惜,好在 AIR+ 3 新添加的多設備切換功能適時的填補這塊闕漏。



Libratone App

Libratone App 維持相同的設計風格和入口介面,UI 簡潔美觀且操作直覺,30 段的降噪調節功能依舊好用,使用者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降噪深度,原有的透明模式也放在熟悉的位置,比較可惜的是自適應 CityMix® Smart 主動降噪功能不復見,取而代之的是新加入的「運動模式」,官方提這是一個能提供一定程度降噪效果,但又維持重要環境音(如汽車喇叭聲和人聲)進入的模式,來增加降噪模式下對環境的警覺度。

▼ Libratone 手機 App 操作介面。
圖檔
Credit:LIBRATONE。

查看電量的部分同樣放在右上小,如需查看充電盒電量,要保持盒蓋開啟並至少有一支耳機在充電盒內;其他進階功能都放在「設定」選單中,有點意外的音效設定中的「智慧調音」選項居然不見了,智慧調音是上代一個特色功能之一,使用每秒千次去計算並補償耳型所造成的漏音,智慧調音的消失可能和這次移除佩戴貼合度檢測功能有關;而AIR+ 3 則是新增了「優化電池充電」的選項,會依據使用習慣調節充電,來減輕電池老化的情況。

▼ Libratone App 多裝置切換畫面,(左)入口選單的切換功能畫面,(右)裝置管理介面中的切換功能畫面。
圖檔
Credit:LIBRATONE。

AIR+ 3 將多設備切換拉到主頁以方便更迅速的切換,即便耳機並非正連接在手機上,也能夠藉由 App 入口選單直接切換至目標裝置,最多能夠記憶 5 個連線過的裝置,切換時充電盒正面指示燈也會亮起代表該設備的代表顏色,這個設計非常的貼心好用,比較可惜的是並未能提供桌面小工具功能。



降噪功能

降噪性能可說是 AIR+ 3 最大進步之處,相較於上一代從領先者退居追隨者的降噪能力,AIR+ 3 這次成功地回到第一梯隊,官方提到降噪深度從上一代的 30 dB 躍升至 40 dB,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只是「最大」降噪深度,實際上在各頻段的平均降噪能力才是更重要的,而 AIR+ 3 在這方面也沒有讓人失望,可以很輕易地感受到 AIR+ 3 降噪覆蓋的頻率範圍明顯變廣,整體降噪效果應該已經重新追上 AirPods Pro 2nd,過往比較難處理的中高頻區段這次也有照顧到,如鍵盤敲擊聲也能有效壓抑,而且在突發聲響的處理上,AIR+ 3 成功的消除突發聲響帶來 Back-fire 問題,在如零錢&鑰匙敲擊聲下的錯誤反饋音已獲得改善;另外比較值得一提的,也許是降噪的演算法有所改善,AIR+ 3 即便在最高檔位的降噪下,降噪帶來的壓迫感也明顯地減輕,所以這可能是為何 AIR+ 3 移除了 CityMix® Smart 自適應降噪調節技術的原因之一。

而在透明模式方面依舊維持上一代自然聽感的調整方向,不過本熊覺得在高頻處似乎變得比較明亮和銳利,雖然讓語意部分變得更容易辨識,但也連帶使得底噪變得明顯,希望 LIBRATONE 能夠通過更新的方式改善;而 AIR+ 3 新添加的運動模式是一種讓人聲和中高頻聲音得以進入的模式,能夠在降低環境低頻噪音之餘保有對外界聲音的警覺,成為本熊在安靜的辦公室中的常用模式,用以消除一些如冷氣或冰箱的低頻噪音,但又最大程度保持對環境的警覺度。



延遲度

因為近年不少影音播放 App 都開始為藍牙音訊裝置做校正,也就是當接上藍牙音訊裝置時自動將音訊提前幾百毫秒播放,使得延遲度在看影片時已經不是問題,但畢竟還是有部分應用場合(e.g. 遊戲)會需要低延遲;AIR+ 3 在延遲這塊就做得不是很出色,230 毫秒左右的延遲對於日常影音使用是沒有任何問題,但如果您對低延遲有需求,由於 AIR+ 3 缺乏相應的低延遲模式,使得 AIR+ 3 並非很好的選項(SBC 編碼下延遲稍減低 20ms 左右,但整體差異不大)。

▼ AIR+ 3 aptX 編碼下延遲測試(※外放喇叭延遲約70ms)。
圖檔
Credit:superpowered。



續航力

續航力部分維持和上一代相同的水平,也大致上和競品相去不遠,6 + 18 小時的使用時間,在輕度使用情況下大約可撐過一週的時間,重度使用大概為 2~3 天,並不算長續航力的產品,不過本次 AIR+ 3 帶來快速充電功能,耳機充 5 分鐘能夠使用 1.5 小時,整機充滿也大幅縮短成 40 分鐘,有效的解決頻繁使用電力不足的問題。無線充電時溫度稍微偏高,如果有使用保護套需要稍微注意一下。



通話品質

通話品質部分,這種有帶柄的耳機往往都會有較好的收音品質,AIR+ 3 自然也不例外,應該還是延續上一代藉由拾取耳道內和環境音,再搭配 LIBRATONE 自研的 SVC 通話降噪技術,實際測試起來,在吵雜環境下(~80db 連續噪音下)雖然通話品質有下降的情況,但還是能夠有效分離語音和環境音,並且聽起來相對自然,機械音感並不嚴重,同時將背景噪音抹除的相對乾淨,整體通話品質非常的清晰。以下分別放上為安靜環境/吵雜環境下的測試錄音,供大家做個參考。

安靜環境:https://whyp.it/tracks/128025?token=4rNbE

吵雜環境:https://whyp.it/tracks/128026?token=UiBXe



主觀聲音評論

相當令人意外的,即便在這個高音質藍牙音訊編碼相當普及的時代,AIR+ 3 依舊維持只支援 SBC/aptX,雖然說最終還是要看整體調音功力如何,但高音質編碼的高頻寬確實能夠帶來些許優勢,LIBRATONE 相對均衡的調音一直相當受本熊所喜愛,沒能在更優異的編碼下展露身手實屬可惜,但也許 LIBRATONE 更在意的是聲音的一致性,因為在測試過程中發現無論是在 SBC/aptX、iOS/Android 下聲音風格都保持相對穩定,aptX 在中高頻處稍微比較纖細一些,空間感更開闊一點,雖然不到可以完全無視,但 LIBRATONE 將上差異控制的非常微小。

實際聽感方面,AIR+ 3 延續了 LIBRATONE 的獨特調音風格,雖然單體由 5.3mm 提升到 11mm,但均衡優雅中展現出足夠動感的風格依舊,AIR+ 3 的聲音相較上一代變得更加奔放(相對來說),在高頻瞬態和速度感方面也稍微強化,風格上變得比較明快迅捷,AIR+ 3 作為 TWS 耳機來說擁有不錯的高音解析力,雖然這次中高頻到高頻的修飾痕跡變得明顯不少,但同時聲音密度也有所提高,使得 AIR+ 3 聽起來更加開闊,聲音也顯得更加乾淨和線條分明,細節表現在修飾下更為突出明確,尤其銅管樂器的金屬質感變得更有張力,不過 AIR+ 3 在高頻延伸方面有稍微收斂一些,很好免除掉刺耳和不耐聽的感受,同時有效的發揮修飾後中高頻的解析力和聲音密度,在表現樂器時動態和定位相當清晰鮮活,帶有微微的顆粒感卻又不致惱人。

在中頻和人聲表現方面,AIR+ 3 展現出從容良好的控制力,聲音飽滿紮實有力且富細節,並且在動態方面較上一代相比佔有優勢,中&高頻間雖然修飾感較為明顯,但銜接還是屬於自然的層級,反倒由於中高頻的修飾感,讓 AIR+ 3 的人聲相較於上一代顯得更加年輕有活力,不過中&低頻的銜接則稍微有點脫節,主要是由於低頻量抬升較多的緣故,讓中低頻部分出現一點擠壓感,也使得中頻樂器和人聲位置變得較為偏後,這點是和上一代差異最大之處,AIR+ 3 更偏向一款 V 形曲線的耳機。

相較上一代只在低頻深處才增強量感不同,AIR+ 3 整個中低頻量感是要比上一代更多,由於量感有所增多,在一些低頻比重較高的音樂、電影配樂中有很大幫助,也可以完美應付流行音樂或 Hip-Pop 歌曲,並且在低頻下潛較深的部分聽起來更加豐腴鬆軟,動態部分也是 AIR+ 3 換上大尺寸單體帶來的優勢之一,AIR+ 3 的低頻能夠爆發出更大的衝擊力度和彈性,不過在控制力和低音質感就稍微比不上上一代,同時低頻解析力也談不上多好,但也肯定不至於會翻車,算是比較適合大眾聆聽的百搭風格。

另外以上聽感是建立於開啟主動降噪或運動模式下的情況,如果將主動降噪關閉開啟透明模式,整體聲音會變得比較鬆軟塌陷一些,整體聲音控制力和穩定性會下降很多,加上這次透明模式的底噪偏高,這邊是不推薦在透明模式下聆聽音樂。



寫在最後

LIBRATONE AIR+ 3 改善了前代主動降噪能力跟不上競品的缺憾,並且將原本的多設備切換功能進行更好的改造,能夠輕易切換且用不同顏色來代表當下連接的裝置,在操作和體驗方面都大幅度的強化,有效填補缺乏雙裝置連結的空缺;不過意外的是 LIBRATONE 在 AIR+3 上也捨棄不少好用的功能,像是抗風噪、自適應降噪、和智慧調音,對於擁有前幾代的玩家來說,看到一些功能不見覺得有些可惜,同時 AIR+ 3 也不支援當下幾種比較熱門的高音質藍牙音訊編碼(e.g. LDAC、aptX Adaptive 等),在音訊延遲度方面也沒有任何改善,也許是在這沉寂兩年間,LIBRATONE 認為該對其多樣化的功能進行修剪,以保證產品的簡潔易用性,所以刪減掉上述這些較不常用到的進階功能,不過即便這些進階功能對一般使用者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,但作為一款中高價位 TWS 耳機,LIBRATONE 應該還是要給出更多的特色讓使用者選擇才對。

不過總體而言,AIR+ 3 還是在維持其獨特的風格下,提供當下頂尖的主動降噪性能,對於想要尋找一款特色鮮明,聲音表現和外觀設計出眾,又具備頂尖主動降噪性能的產品的消費者來說,AIR+ 3rd GEN 依舊是目前值得考慮的選擇之一。








技術規格

◆ 主機機型:Libratone AIR+ 3
◆ 顏色:白色、粉綠、黑色
◆ 尺寸:耳機(H: 3.6 cm、W: 2.35 cm、D: 2.13 cm)、充電盒(H: 4.9cm、W: 5.5 cm、D: 2.4 cm)
◆ 重量:4.9g / 41.4g
◆ 續航時間:耳機最高6小時、充電盒額外提供18小時,總計24小時
◆ 電池容量:57mAh / 515mAh
◆ 驅動單體:2 x 11 mm 動圈
◆ 響應頻率:20~20kHz
◆ 藍牙:Bluetooth 5.2 (iOS: SBC、Android: SBC/atpX)
◆ 主動降噪深度:40 dB (max)
◆ 麥克風:4顆
◆ 多設備切換:5台
◆ 防水防塵性能:IP54
◆ 包裝清單:耳機、4副不同尺寸耳塞(XS, S, M, L)、USB充電線、說明書










相關文章

【北極熊開箱】究極進化二代目- Libratone Air+ 2
https://bit.ly/3wEXzHf

【北極熊開箱】LIBRATONE TRACK Air+ SE- Good to GOLD
https://bit.ly/3noCfl2

【心得】超容易!一次搞懂耳機類別
https://bit.ly/3U34hCq

【心得】如何 Burn In/Run In 耳機?讓新耳機進入最佳狀態
https://bit.ly/3W88bM4
耳機:Ultimate Ears In-Ear Reference Monitors、SONY MDR-Z7 & Audio-Technica AD2000X

部落格:http://yazilightar.pixnet.net/blog
頭像
Yazi
SR225
SR225
 
文章: 644
註冊時間: 週一 5月 30, 2011 6:53 pm

回到 新耳機系統討論版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90 位訪客